地址:太原市北中環街富力盈通國際公寓
郵編:030009 聯系電話:0351-4866244
10月的黑龍江,一場秋雨讓空氣中多了些許寒意,但這片黑土地上卻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在綏棱縣泥爾河鄉衛星村的1.8萬畝稻田里,收割機在翻滾的稻浪中齊頭并進;在牡佳高鐵、佳鶴鐵路建設現場,3000余名村民依托“鐵飯碗”增收致富;在黑河、伊春等林區、墾區,23對公益性“慢火車”往復穿行,背著農副產品和山貨的跑山客在車上分享著他們的致富喜悅。
2017年以來,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按照黑龍江省委和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扶貧攻堅工作部署要求,充分發揮鐵路運輸企業優勢,扎實推進鐵路建設扶貧、運輸扶貧、定點扶貧、消費扶貧、黨建促脫貧等重點工作,在廣袤的黑土地上奏響了鐵路扶貧的動人樂章。
鐵路建設送來“脫貧經”
9月27日,佳鶴鐵路中鐵二十局集團有限公司興安制梁場內,24歲的季全有帶著8個工友,在梁上熟練地綁扎鐵線。半年前,他還是在家務農的農民,如今,他已經是這個工隊中的班組長,月收入超6000元。
2019年6月,黑龍江省百大項目之一的佳鶴鐵路全面開工建設,這條設計時速200公里的快速鐵路,建成后將通過哈佳鐵路和在建的牡佳高鐵,連入全國高鐵網。屆時,鶴崗至佳木斯動車組列車運行時間僅需36分鐘,鶴崗至哈爾濱列車運行時間也將由現在的8小時縮短至3小時以內。
佳木斯至鶴崗鐵路建設改造指揮部在沿途各地招收了近3000名務工人員,并進行了為期3個月的專業技能和安全培訓,評定合格后上崗作業。季全有說,有了這門手藝,國內只要有鐵路建設項目,他都能夠去工作,這就相當于端上了“鐵飯碗”。
與季全有相比,39歲的趙春玲卻是捧上了一只“金飯碗”。
趙春玲是富錦市長安鎮聚賢村人,全家5口人,此前家庭收入主要靠她和愛人種地和務工為主,生活比較困難。因會做面食,去年7月,趙春玲來到佳鶴鐵路施工單位中國中鐵電氣化局集團有限公司佳鶴鐵路項目部當上了廚師,每月工資4500元,而且包吃包住。一年下來,她掙了5萬多元,再加上愛人當保安掙的工資,她家成為村里的富裕戶。
為了提高廚藝,項目部特意從西安聘請了一位專業廚師對趙春玲進行培訓。如今,趙春玲做出的油潑面、臊子面和燜面等西北風味面食已經頗為正宗,深受施工人員喜愛。
“工程結束后,我就回老家富錦開一個西北風味面館,相信憑借我的手藝,我家日子會越來越紅火。”揉著雪白的面團,趙春玲自信滿滿地說。
4年來,哈爾濱局集團公司建設開通了哈牡高鐵、哈佳鐵路,在建的牡佳高鐵、佳鶴鐵路在物資采購和雇傭建設用工等方面,全面向貧困地區傾斜,有力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僅2019年累計在各鐵路工程建設地區使用勞務人員就達3萬余人次,支付勞務工資14億元,促進了當地勞務人員增收致富。其中,僅佳鶴鐵路建設就為當地提供了近500個就業崗位,不僅為就業人員提供了工資收入,而且提供了技術培訓,為未來就業致富拓寬了渠道。
客貨運輸鋪就“致富路”
5月6日,肇東市農民王財從綏化登上K5131次列車,奔赴三江平原參加插秧。這是哈爾濱局集團公司連續21年開行插秧專列。本以為受疫情影響趕不上春耕,但這趟如期開行的插秧專列讓王財長舒一口氣。
黑龍江三江平原地區水稻種植面積大、品質優良,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主產區和商品糧生產基地。由于當地勞動力不足,每年春耕季節都需要大量勞動力進行水稻備耕、插秧。2000年,哈爾濱局集團公司開行插秧專列,為趕赴三江平原墾區插秧“淘金”的“插秧客”提供便利出行條件。21年來,他們運送“插秧客”約170萬人次,每人每年插秧收入7000元以上。
扶貧攻堅,交通先行。哈爾濱局集團公司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堅持公益性運輸優先原則,牢牢把握貧困地區發展實際和貧困群眾需求,除每年開行插秧專列、高考專列、春耕物資運輸專列外,還堅持開行23對公益性“慢火車”,覆蓋大、小興安嶺林區和蒙古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等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年運送旅客700萬人次,有時僅為一位旅客停車。這些最少只有三五節的“慢火車”,多年來始終堅守著這份公益責任。
哈爾濱局集團公司以滿足群眾出行為目標,采取“鐵路+公路”的公鐵聯運新模式,與黑龍江省交通運輸廳、黑龍江省扶貧辦、黑龍江省旅游委等部門協調,自2017年9月16日,在齊齊哈爾市甘南縣等地試點建設公鐵聯運無軌站。目前,56個公鐵聯運無軌站已全部建設完成,覆蓋黑龍江省內綏化、黑河、雞西、安達、訥河等25個市縣、23個鄉鎮等地,日均運送旅客1.3萬人次。今年以來,僅甘南縣通過公鐵聯運,運送外出務工人員就達5000余人次。
中國糧食,中國飯碗,黑龍江作為我國第一農業大省,電煤、糧食、農資、防疫等重點物資運輸始終是鐵路企業承擔的責任。哈爾濱局集團公司全力保障貧困地區重點物資運輸,提供運價優惠政策,降低物流成本,為農用物資運輸提供運力保障。4年來,哈爾濱局集團公司共研發、優化貧困地區貨運產品8項,在省內貧困縣境內鐵路貨物運量達6200余萬噸,有效降低了當地企業物流成本。
“綠水青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哈爾濱局集團公司發揮鐵路運輸優勢,積極組織開行同江、建三江等方向以及援疆扶貧旅游專列37列,運送游客近2萬人次,其中援疆專列23列,向撫遠開行旅游專列11列。地處中國北端的漠河站成為全國旅友的熱門打卡地,去年以來,有超過200列旅游專列抵達中國北極火車站,極大推動了黑龍江省偏遠市縣旅游業的發展。
從“輸血”到“造血”實現真脫貧
10月15日,綏化市綏棱縣泥爾河鄉衛星村的1.8萬畝水稻開始收割。稻田邊,衛星村黨總支書記、哈爾濱局集團公司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王玉國正在組織村民將打好的水稻進行晾曬。
這是駐村扶貧工作隊在村里的第四個年頭。2017年5月份,哈爾濱局集團公司積極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戰略決策,承擔國有企業參與扶貧攻堅的社會責任,積極對接包保衛星村的扶貧工作。他們投資修建村綜合服務中心、鄉村公路、養鵝基地,開展鄉村亮化工程;與貧困戶簽訂蔬菜、家禽保價收購合同,使村集體年均創收17萬余元。
為避免貧困戶脫貧又返貧,哈爾濱局集團公司提出構建養鵝產業、種植有機蔬菜發展庭院經濟、壯大衛星村富硒鴨稻米種植產業、發展電商平臺拓寬產品銷售渠道等措施,建設316千瓦的光伏發電站,使每個貧困戶年均增收千余元,引導扶持村民“造血”;聘請農牧專家系統開展肉鵝養殖、綠豆種植、大豆種植、木耳栽培等技術培訓,共培訓村民2000余人次。
扶貧先扶志。哈爾濱局集團公司充分發揮鐵路企業黨建優勢,由綏化工務段綏棱線路車間黨總支與衛星村黨總支開展聯學聯建,強化黨建引領,建強黨組織,不斷提升組織力、戰斗力,在脫貧攻堅中展現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村民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在全村60名黨員中選樹了水稻種植能手萬鳳群、養豬能手王永安、養鵝能手許耀東等一批典型人物,作為引領村民實現致富目標的標兵。
4年來,哈爾濱局集團公司為衛星村直接投入扶貧資金600余萬元,組織硬化村屯道路8.55公里,安裝太陽能自控路燈376盞,清理村屯道路邊溝垃圾2.8萬延長米700余車,鋪設排水U形槽、排水涵管、步道板、道路防護欄和綠化樹木10余公里,打造了1200平方米的文化活動廣場,建設了575平方米集黨員活動、衛生服務、文體活動、便民服務于一體的村民社區服務中心,村基礎設施水平實現了跨越式提升,村民經濟收入穩步增長,貧困人口的人均年收入由扶貧工作隊駐村前的不足2700元提高到現在的8700元。
2019年,衛星村通過了國家第三方脫貧評估,實現整村脫貧摘帽,實現了黑龍江省委制定的階段性幫扶目標。哈爾濱局集團公司被黑龍江省評為“全省優秀包扶單位”,駐村工作隊被國鐵集團評為“鐵路扶貧工作先進集體”。
在推進建設扶貧、運輸扶貧、定點扶貧等舉措外,哈爾濱局集團公司還大力實施消費扶貧,先后與國家貧困縣黑龍江省海倫市人民政府簽訂《路地扶貧合作框架協議》,購買并協助銷售海倫市大米、豆油等農副產品共計520余萬元,采購衛星村農副產品310余萬元,解決對口鄉村貧困群體農副產品銷售難的實際問題,增加貧困村民收入。
2019年11月,哈爾濱局集團公司將海倫市生產的糧、油、玉米等農副產品引入哈爾濱局集團公司“火車頭商城”電商平臺,在管內各單位開辦展銷會。此外,哈爾濱站、哈爾濱西站、哈爾濱東站等主要車站設置10組中國鐵路消費扶貧展銷柜,展示銷售貧困地區扶貧產品,擴大農產品銷量。
雨初晴,風正勁。廣袤的黑土地上,和百姓幾十年心心相系的扶貧攻堅“火車頭”,將繼續載著龍江人民的新希望,繼往開來,奔馳在前往小康生活的幸福大路上。
本版照片由胡艷波提供
本版策劃 胡艷波
數說
插秧專列開行21年運送“插秧客”約170萬人次
高考專列開行18年運送考生3.4萬人次
開行省內公益性“慢火車”23對
建設“鐵路無軌站”56個
建成“公鐵聯運站”21個
開行“龍泰號”援疆旅游專列23列,發送游客1.6萬人次
幫扶定點扶貧村,貧困戶年均增收3500元至6000元
向定點扶貧村投入扶貧資金600余萬元
采購扶貧村農副產品310余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