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太原市北中環街富力盈通國際公寓
郵編:030009 聯系電話:0351-4866244
本報烏海8月6日電 (常樂 張斌)“2號墩10度,3號墩15度;2號墩18度,3號墩26度;2號墩23度,3號墩30度。”“停!就位。”7月29日,隨著現場施工總指揮語音落定,在甘德爾山下、烏海湖畔,兩聯騰空而起的連續橋梁,姿態優美,曼妙起舞,僅用了26分鐘就穩穩精準轉體到位,包銀高鐵跨黃公鐵路特大橋60+100+60米連續梁完成“空中芭蕾”式的華麗轉身,成功上跨黃公鐵路。
本次轉體的連續梁位于包銀高鐵跨黃公鐵路特大橋上,梁長220米,轉體前梁體與黃公鐵路平行,兩墩懸臂結構需要分別順時針轉體23度、30度就位。由于整個施工范圍處于陡峭狹窄的山坡區域,施工難度大、安全風險高、工藝要求高。
施工過程中,中鐵十局集團有限公司建設者采用懸臂現澆法和承臺轉體法相結合的施工方法,通過過程可視、數據可信、安全可控、質量可溯、環保可靠的“五可”智能建造,實現了對現場施工全周期智能管控,確保了施工質量和安全。
據了解,中鐵十局集團承建的包銀高鐵9標全長31.466公里,有橋梁6座共11.566公里,在這些橋上需要建成8處特殊結構連續梁。這些特殊結構連續梁均為全線重難點控制性工程,除梁型結構復雜、施工難度大、質量要求嚴、安全風險高等特點外,連續梁需跨越國道、黃河、國家級治沙防護林,穿過古長城遺址保護區,還要在確保既有鐵路行車安全的前提下進行開挖山體施工。
“我們針對橋梁跨度長、墩身高差大的實際,多次召開施工專題會議,從優化施工方案、確保安全質量入手,確保資源匹配到位,應急措施完備,進而保證了工期節點按期完成。”中鐵十局集團包銀高鐵9標項目部經理林貞文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