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太原市北中環街富力盈通國際公寓
郵編:030009 聯系電話:0351-4866244
■本報記者 吳少妮
冬日的寧波,寒氣逼人。走進寧波舟山港,卻是一番火熱景象:無人集卡車往返穿梭,自動橋吊擎臂而立,一趟趟鐵海聯運班列接連抵達,一個個集裝箱卸下火車,轉乘國際貨輪,發往全球……
就在9個多月前,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個已11年蟬聯貨物吞吐量世界第一的東方大港。他考察時強調,在堅持不懈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積極應對和化解各國為抗擊疫情采取的各項限制性措施對貨物航運帶來的影響,促進我國出口貨物出得去、進口貨物進得來。
鐵路部門與寧波舟山港牢記囑托,強強聯手,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圍繞重點產業鏈,大力發展鐵海聯運,打通堵點、連接斷點,暢通產業循環,促進上下游協同復工達產。2020年,寧波舟山港鐵海聯運集裝箱首次突破100萬標準箱、達100.5萬標準箱,同比增長超25%,助推外貿大省浙江經濟高質量發展,2020年1月至11月進出口總值3.06萬億元、同比增長10.3%。
打通聯運瓶頸——建成大能力集疏運體系
新年伊始,毗鄰寧波舟山港的鐵路穿山港站,兩個藍色的“龐然大物”正在吊裝集裝箱。這是剛剛交付使用的兩臺龍門吊。新增龍門吊開啟了穿山港站一條股道整列裝車模式,裝卸作業效率較之前提升1倍以上。
建設穿山港站是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將鐵路伸向大海、構建鐵海聯運大能力集疏運體系的重要舉措。2020年建成啟用后,穿山港區成為鐵路在寧波舟山港辦理鐵海聯運的三大港區之一,也是目前鐵路延伸到港口的最大“千萬級”單體集裝箱碼頭。現在,穿山港站作業已實現“一天三班”,2020年11月突破1萬標準箱發送量、環比增長71.2%,創單月新高。
寧波舟山港的鐵海聯運主要通過連接鎮海港的蕭甬線、連接北侖港的北侖支線和連接穿山港的穿山支線辦理。在以前,北侖支線鐵路通道能力不足,穿山港不通鐵路,制約了鐵海聯運發展。
與穿山港站同步建成的還有連接北侖港的北侖支線電氣化改造工程,北侖港站內集裝箱作業線路增至10條,能同時辦理5趟鐵海聯運班列作業。“寧波舟山港鐵海聯運集裝箱作業能力由原來的一年40萬標準箱增加到現在的150萬標準箱,遠期將達到200萬標準箱。”在寧波北站工作30多年的副站長阮忠杰說。他親眼看著三大港站建設擴容,見證了鐵海聯運近年來的快速壯大。
在提升港口地區聯運能力的同時,港口依托鐵路網將部分功能向內陸延伸。在湖州西站體驗無水港服務后,中鐵國際多式聯運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張經理告訴記者:“在車站無水港就能一站式完成訂艙、報關、報驗、簽發提單等手續,集裝箱上車就等于上船。”
在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聯手寧波舟山港,先后在紹興、義烏等地設置無水港30個,貨主在起運站即可辦理全程提單簽單。同時,該局集團公司及時補強舟山區域不通鐵路的短板,在舟山港綜保區碼頭設置鐵路無軌站,客戶無須再到90公里外的寧波鐵路貨場提還箱,物流成本進一步降低。
緊跟復產節拍——優化產品服務供給
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作為“中國制造”和外向型經濟的代表性區域之一,2020年2月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復工率已接近99%。眼看著區域經濟日漸活躍起來,可當地政府企業卻高興不起來:因汽運通行不暢,一些產品發不出去,原料配件進不來。
中鐵國際多式聯運有限公司業務部黃經理介紹道,以前“車等箱”,從港口發來的空箱到站后,經短駁到企業裝貨,之后再拉到車站裝車;現在“箱等車”,讓重箱提前在車站集結,等從港口發來的空箱班列到達后,卸“空”裝“重”,一前一后無縫銜接,讓他們對貨物裝運到港時間心里更有譜了。
集聚“鐵+港+船+企”優勢,助推腹地外貿企業復工達產。鐵海聯運團隊開啟“云辦公”模式,通過線上方式及時梳理完成空箱鐵路到達、重箱鐵路發運等相關手續,推出“先網上辦理,后集中補充”新舉措,保障了鐵海聯運各項業務正常運轉。目前,在寧波舟山港,鐵海聯運班列按照固定站點、固定時間、固定車底,每日循環開行,共有錢清、合肥、南昌等19個方向,覆蓋全國15個省區市的56個城市,挑起了當地外貿運輸的大梁。
拓展鐵海聯運“朋友圈”,既要抱團發力,又需創新給力。寧波舟山港至紹興集裝箱鐵海聯運班列作為國內首發雙層集裝箱班列,如今已按固定班次每日往返開行。相較普通的單層貨運列車,雙層集裝箱這種先進的多式聯運組織方式最大可提高運輸能力38%,受到了客戶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