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太原市北中環街富力盈通國際公寓
郵編:030009 聯系電話:0351-4866244
李力可
“利用綜合保稅區保稅功能,我們以加工貿易方式生產電視機機芯等關鍵部件,并通過中歐班列送到波蘭組裝基地。”作為成都國際鐵路港綜合保稅區內的生產型企業,TCL光電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出口加工項目車間24小時不停運轉,車間主任陳燕介紹,車間還將增加兩條生產線,以滿足歐洲基地需求。
作為四川融入“一帶一路”的重要物流通道,每年從成都開行的中歐班列已超2000列,連接67個境外城市站點。將通道資源轉化為本地產業聚集效應,離不開中歐班列運行效率的提高,而運行時間每縮短一分鐘的背后,都凝聚著基層工作者的孜孜探索。
“調車司機的工作就是一分鐘不差地把中歐班列安全拉到始發位置。中歐班列編組長,還涉及高難度越站調車,必須多工種緊密配合才能完成。”成都北站城廂站調乘機車司機長韋瑋說。
“平均每天中歐班列開行和到站數量已達8列。”城廂站副站長李洋介紹,為提高調車效率,成都北站改革作業方式,由空車選車集結變為重車選車,并安排專人專調在裝卸環節檢車,優先取送中歐班列,提高區間工作能力。
2021年前三季度,中歐班列(成渝)開行量占全國近30%,其中電子產品成為主要出口貨源,占比近七成。“過去拉著貨‘慢跑’,現在中歐班列拉著電子產品在鋼軌上‘飛’。”有25年駕齡的胡勇生動地形容中歐班列與普通貨運列車的區別,“在時速120公里時,每次加速和剎車,都可能影響這些精密的產品。”
作為成都機務段寶成車隊第8指導組組長,胡勇親歷了中歐班列的快速發展。胡勇介紹,為滿足中歐班列開行需求,成都機務段編制了《中歐班列作業指導書》供司機培訓和工作使用,能夠擔當中歐班列開行任務的司機從過去10多名增加到現在的530名。
“每月有6趟進口整車專列抵達成都,我們優化檢驗流程,減少車輛周轉次數,提高企業通關便利化水平,幫助企業降本增效。”成都海關所屬青白江海關副關長顏毅介紹。
“我們從全局和戰略高度準確把握海關工作新形勢、新任務。”顏毅介紹,青白江海關制定實施了“隨到隨驗”“一企一策”等通關便利化措施,成立中歐班列黨員突擊隊,確保中歐班列“零延時”開行,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較2017年壓縮了50%以上。